当前位置>> 首页> 行业动态> 明察秋毫的“慧眼”,关于干涉仪横向分辨率(一)>

明察秋毫的“慧眼”,关于干涉仪横向分辨率(一)

菲索式激光干涉仪,白光干涉轮廓仪在光学计量检测领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。作为光学检测设备,形貌横向光学分辨能力,肯定是一个关键指标。不同的应用对检测结果的细节分辨能力有不同的要求。比如在高能激光项目中(Zygo 光学加工和计量在“国家点火装置”NIF中的应用),除了需要检测低频形貌误差以外,中频误差高频粗糙度也是必须要检测的。这就对干涉仪的“细节分辨能力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
image.png

ZYGO公司除了基础型号, 分辨率1K*1K激光干涉仪,还有多种高分辨率型号。如2.3K*2.3K Verifire HD 甚至3.4K*3.4K 的 Verifire HDX型号,专门用于中频误差测试需求。

面对如此多的型号选择,各位小伙伴常常会有这样的疑问:



让我们从比较两幅“数据地图”开始吧!

image.png

这是两次不同分辨率条件下测量的结果。明显右面高分辨率模式下,测到表面更多的细节。也正是由于其结果包括了一些低分辨模式未能测到的细节,高分辨率模式测得的PV和RMS数值结果更大


但那种模式测得更准呢?是不是一定右边“高分辨率”型号干涉仪的测试结果更靠谱呢?


让我们试着换一个角度,来看这个问题。借用时域上信号处理的频率的概念,我们也可以对一幅数据地图,按空间频率的概念进行分析和处理。如果将在X或者Y方向上,将在很小的尺度上就完成了Z轴高度上的一个周期变化的信号分量称为空间高频信号,而在XY方向上很大尺度上才完成一个周期Z轴起伏变化的信号分量,称为空间低频信号;这样我们就能在频域这个全新视角上作分析了。

image.png

将刚才两次测试结果按”空间频域“作傅立叶变换。低分辨率模式下(上图),由于系统分辨率限制,在短于1mm空间波长,或者超过1周期/毫米的空间频率的频域范围上,系统无法分辨,因而测试结果频谱图在这一频段,能量急剧下降到零,几乎没有测到信息。而高分辨模式下(下图),由于能良好分辨这一空间频率,所以在频谱图上可以清楚看到,高于这一空间频率时,测试结果还包括很多能量,很多信息。


干涉测量中,我们往往更关注宏观上孔径尺寸的要求。比如为了测全100mm孔径的光学表面,就需要至少4英寸100mm的干涉仪主机来测量。但往往忽略了相对微观上测试需求的定义。样品表面纹理实际包含的信息,理论上讲可以向微观,高空间频率无限延展,光学检测设备都有光学分辨率限制,都是在一个空间频率窗口上检测样品的。


干涉仪的孔径和分辨率,决定了它能够测试的空间频率窗口。同一样品表面在不同的空间频率窗口下,形貌和相关数值结果是不一样的。高分辨干涉仪频率窗口比低分辨率干涉仪更宽,测到更多高频信息,所以形貌细节,数值结果才会不同。

image.png

如图,原始的数据从空间频谱上覆盖了自40um空间波长到78mm空间波长。如果分别作78mm-10mm,10mm-1mm,1mm-0.04mm的带通滤波,可以看到基于不同空间频率窗口的表面形貌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形态。


打个比方,如果把绵延百里,山峦叠嶂的一座山脉看作一副“数据地图”;那拔地而起的主峰,在方圆百里才完成一个起伏,这算得是低频信号;山中小溪,沟壑,十数米见宽,算得是中频信号;而遍布山上的迎客松或者青青小草,不过一米见方或者更小,这样的形貌就算是高频了。基本分辨率仅仅能看出整体山峰的形状,主峰高度(低频信号);好一些的分辨率就能看清山谷中有几条小溪,是不是沟壑纵横(中频信号);那更好的分辨率甚至能看出满山长的是”迎客松“还是”青草地“(高频信号)。


那到底不同分辨率干涉仪测试出的结果,谁说了算呢?

不同分辨率,甚至孔径的干涉仪,其检测的空间频率的窗口是不同的;不同的干涉仪采取了不同频段的样品表面信息,自然结果有所不同。两个测试结果都有它们各自的意义。


如果将高分辨率和低分辨结果作合理滤波,都选取同样空间频率窗口,而且不同的干涉仪系统在这个频率窗口上都能良好分辨,那在这样滤波后,高分辨率和低分辨率的结果就可以良好关联比对了。


所以对应某些特殊的应用,干涉仪检测还需要定义-测试需要良好分辨的最小空间频率。这样才能更全面描述测试需求,更准确选择计量设备和方案。


不同的原理,不同型号的计量检测设备,通常都适用于那些空间频率段的检测呢?光学计量设备有没有一个可以测试校验的具体参数或指标,能良好描述不同空间频率下系统分辨能力呢?

期待下期内容!





资讯来源于ZYGO在线


版权所有 慧创(北京)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备案号: 京ICP备18008878号-1